高温袭来,北极熊也许没热坏,但南极王企鹅真饿坏了
“北极圈温度达到32摄氏度,北极熊都热坏了!”
最近,很多人可能都在关注类似这样的新闻。不过,随之而来的报道稍微缓解了大家的担忧:北极圈很大,个别地点的高温虽然罕见,但总体来讲暂时不会对北极熊的生存带来致命影响[1]。这一年,它们还是可以平安度过的。
不过,既然北极都这么热了,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南极呢?
可以说,人们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下,南极当然也不能幸免。和北极升温会给北极熊狩猎带来不利影响一样,气候变化也同样会给南极的一些动物带来麻烦——比如,南极的王企鹅(Aptenodytes patagonicus)就可能面临食物日益短缺的危机。
科雄岛位于南印度洋,属于克洛泽群岛(Crozet islands)的一员,大致在非洲南端和南极洲中间的位置。20世纪80年代,那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二大企鹅栖息地,同时也是最大的王企鹅栖息地。
来自法国、留尼旺和南非3国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最近在8月出版的《南极科学》(Antarctic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公布了他们对科雄岛(Ile aux Cochons)上王企鹅数量的研究成果[2-3]。科研人员通过分析1982年至2017年间从直升机上拍到的航空照片以及卫星拍摄的图像发现,在这35年间,王企鹅的栖息地显著萎缩,同时数量也大幅减少——从50万对减少到只有6万对,减少幅度达到88%。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Henri Weimerskirch认为,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王企鹅栖息在科雄岛,因此这个幅度的数量变化无疑非常值得关注。科研人员并未确定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但是有理由相信,气候变化在这中间施加了重要的影响。
具体来说,气候变化给王企鹅的觅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王企鹅的食物来源地是一个被称作“南极极区锋面”(Antarctic Polar Front)的营养富集带。来自南极的寒冷深层海水和来自中纬度地区的较温暖的浅层海水在此相遇,同时带来大量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它们从这个区域获得的营养占它们营养总数的80%[4-5]。
通常,锋面都位于比王企鹅栖息地更靠近南极大陆的位置。因此,王企鹅需要游一段距离,才能到从栖息地到达锋面。科研人员估算,对王企鹅来说,这个距离上限是700千米,超过这个上限王企鹅就无法从繁殖地游到觅食地并返回。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锋面就会不断向南移动,这样锋面北部的岛屿就会离王企鹅的捕食区域越来越远,王企鹅也就要游得更远才能获得食物。
我们先看自然现象带来的影响。
1997年是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那一年异常升高的水温使得王企鹅要游差不多2倍的距离来寻找食物。这样的距离变化也对王企鹅的种群数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在下一年里,繁殖的王企鹅数量下降了34%。
气候变化和自然波动会产生类似的效应,即水温上升促使锋面南移。相比较周期性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持续的气候变化更可能会对王企鹅的觅食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此前的一些研究可以佐证这样的推断。比如说今年2月,一个由来自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王企鹅繁殖地点和捕食区域的论文[6]。他们在那篇论文中指出,如果温室气体仍以目前的速度排放的话,那么到21世纪末,将有70%的王企鹅被迫迁移到新的栖息地或者消失。
不过,科研人员认为,栖息地过于拥挤或者禽类霍乱也有可能是导致王企鹅数量减少的原因。正如Weimerskirch所说,在他们2019年登岛考察之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找到背后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果最后证明气候变化真的是罪魁祸首,情况就会变得愈发棘手。
根据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8月2日最新发布在《科学》(Science)的一份报告显示[7],2017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近80万年来的最高值,同时还是有可靠温度记录以来第二或者第三热的一年。NOAA的海洋学家Greg Johnson还对媒体表示,即使我们将温室气体保持在目前的水准,大气还是会持续升温20年到100年。
也许,100年后,北极熊和王企鹅就会因此消失,其他很多动物也将陆续陷入危机。孩子们不再会问起为什么北极熊生活在北极而企鹅生活在南极这样的问题。在他们的意识里,北极熊和企鹅可能都很遥远,远到和今天我们意识中的渡渡鸟一样。
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吗?我们还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如果我们不有所作为,一切肯定会变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