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试点和政务服务协同化专项试点城市,福州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改革创新服务举措,初步建成了“一号一窗一网”政务服务体系,让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全城覆盖 触手可及
今年1月8日,地处东二环泰禾广场的晋安区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启用,该中心是我省首家“独立设置”的县区级市民服务中心。中心共入驻12个市直、区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实现全部174项便民服务“市区同权”、全城通办。
昨日上午11点,市民林文斌来到晋安区市民服务中心,办理内地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在触控一体机上查看办事指南和查询填单样表,然后在自助终端服务区填表、等号、交材料、取证,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市民服务中心能办的业务,在这里也能办,而且就在家门口,不用再跑远路了。”林文斌高兴地说。
在福州,电子政务根深叶茂,群众已经习以为常,“感觉就像网购一样。” 如在提升市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水平的同时,我市还建成社区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目前已向全市100个社区综合受理点推广应用。市民政局、卫计委、人社局等十几个部门59项事项下沉社区综合受理,构建“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后台分工办理”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3月28日,福州市公共服务电子支付二维码——“福码”暨“e福州”APP正式发布,并将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试用。
市数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e福州”APP通过打造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统一城市入口、统一支付平台、统一数据共享服务网关,将整合福州市所有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以及第三方商业服务,实现一个APP畅享城市所有服务,市民找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全程网办 一趟不跑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核心,是提供“一号一窗一网”的政务服务,即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证件等;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多渠道的服务“一网”通办,大幅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
历经持续建设,福州已初步建成“一号一窗一网”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网络通、数据通、系统通、业务通、服务通“五通”。95.3%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群众办事满意率达99.99%,政务服务水平全省领先。
从最早要跑不同部门填写不同表格,到跑一个办事大厅交一大叠材料,再到现在足不出户在家收件,福州电子政务的突飞猛进发展,每天都在为市民和企业带来惊喜与便利。
“清明假期前一天在网上交了材料,今天就通知来拿证了,如果有勾选‘榕证通’服务,还可以直接快递到家。”昨日上午,市民江先生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帮公司领取办好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之所以能如此便捷、甚至足不出户,正是得益于我市在全国率先实行的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
“凡是电子证照库中储存电子证照的,不再要求企业前来窗口重复递交纸质材料,企业只要通过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就可以在市网上办事大厅申报审批事项。”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已对接924个事项603类证照,累计入库电子证照1200多万份,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纸质证照和电子证照同步生成,电子证照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应用。
全面提升 争当标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市持续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不断夯实基础提升完善,努力在该领域站得高、跑得快、走得远。
去年,我市进一步整合各类部门专网,建设多运营商共建、多平面接入、全市统一的政务外网(智网),实现市、县区、乡镇、村(社区)、网格五级网络贯通,并扩容建设市级政务云平台。同时,建设完善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成了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宏观经济、地理空间5大基础数据库,为各项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我市还积极推动市民身份统一认证应用,完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认证服务平台,为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提供用户身份实名认证和服务权限管理,并建立全市政务服务多数字证书互认平台,实现多证互认、一证通用,减轻企业负担。
此外,加快建设公共信用平台和网站,至去年年底,共接入各级信用单位422家,归集信用数据超过2.31亿条,实现与国家、省级信用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深化数据共享交换应用,建成了福州市数据交换平台(二期)项目,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1.7万条,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开展政务数据归集大会战工作,对接卫计、医保、教育、税务、市场、司法等部门专网,预归集政务数据30.95亿条。
“今年将重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与协同化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更多群众和企业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市数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